Search

自由廣場》評論一樣需要事實查核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自由評論網

◎ 張約翰

社群媒體「臉書」十一日向各國的「事實查核」夥伴公布新政策:被媒體標註為「評論」、「投書」的文章,如果論點係基於錯誤事實,一樣要被事實查核單位標註警語。對於非新聞從業人員來說,這激不起什麼漣漪。一般人可能搞不清楚新聞和評論有何不同,更不用說專欄評論、讀者投書和社論之間的差異,那麼臉書這項新政策的意義何在?

經歷二○一六年大選被美國媒體指為假新聞大平台後,臉書開始與各國的事實查核組織合作,阻止假訊息散布。然而各新聞媒體的評論文章不在查核對象內,因為媒體上的評論文章是個人意見表達,臉書不願冒妨礙言論自由的風險。

但是隨著假訊息戰的愈來愈組織化,新聞媒體的評論文章也受到侵蝕。有些政治人物本人或其友軍,在新聞媒體發佈基於錯誤資訊進行評論的文章,一方面藉由媒體招牌為其背書,一方面又可繞過事實查核機制。對讀者或社群用戶來講,判斷假新聞的依據之一就是文章來源,一旦來源是心目中具有公信力的媒體,自然就不再懷疑,但事實查核中心對此無能為力,臉書這次就是想堵住漏洞,但臉書仍十分小心的提醒合作夥伴,只有在評論文章的內容基於錯誤事實進行推論時,才能標註警語。

評論文章一直是美國報業既展現立場又展現言論多元的區塊。社論表達報社立場,投書展現言論多元,專欄邀稿則兩種都有。於是自由派的報紙仍然看得到保守派的投書,反之亦然。展現多元言論,可以促使意識形態衝突以辯論而非暴力形式展開。

但社群媒體改變了新聞業生態,在意識形態上投讀者所好成為生存趨勢,反抗這一趨勢又造成對其他意識形態的刻意維護,意識形態就此內化到新聞媒體以及新聞工作者的組織運作與新聞產製裡,新聞中立從價值降階成為選項。紐約時報言論版主編班奈特(James Bennet)、編輯魏斯(Bari Weiss)六、七月分別辭職風波就是一例。

班奈特辭職雖說是因為維護保守派言論空間,在紐時被同儕圍攻幹不下去,但導火線卻是因為刊登一篇保守派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呼籲聯邦政府派兵鎮壓各地示威的文章,如此重要文章他居然沒親自看過。就班奈特的例子來看,當新聞工作者將意識形態內化到組織運作或新聞產製流程當中,免不了就會對迎合特定意識形態的文章放鬆警惕。臉書此次調整事實查核機制,雖說從讀者用戶端來說沒什麼感覺,但對新聞媒體仍然具有警示意味。

(作者是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Let's block ads! (Why?)



"需要" - Google 新聞
August 19, 2020 at 04:30AM
https://ift.tt/323wq2H

自由廣場》評論一樣需要事實查核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自由評論網
"需要"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2TPzQBR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自由廣場》評論一樣需要事實查核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自由評論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